现代文学相关论文
鲁迅、沈从文与中国现代美术有着诸多文化关联,二人都善于绘画。不同的是,鲁迅钟爱民间绘画,沈从文则对古典绘画素有研究;二人书法艺术......
电子媒介的发展使印刷时代的传统文学面临挑战。印刷媒介占主导的环境长期偏重视觉感知,造成感官比率的失衡与官能的分割,与电子媒介......
张爱玲1969年4月1日在哈佛大学瑞克利夫研究院发表英文演讲“Chinese Translation:A V ehicle of Cultural Influence”(《中文翻译......
"漂泊"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传统母题,尤以现代文学为盛。作品主题的形成离不开作者的主观意识,故漂泊主题的出现亦来自于作家的漂泊......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频发,产生了大量的流民。国共两党、民间团体对灾民进行了相应的救济,救济中存在的贪污腐化等人祸因素加剧了天灾......
以沈从文、端木蕻良等为代表的现代作家将自身体验的边地世界进行审美化建构,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现代文学边地书写模式.这类文学书写......
中国现代文学有大量的手稿存世,这是非常珍贵的资料,是现代文学研究的独特之处和巨大的优势。现代文学手稿不仅具有文物价值、收藏......
空间危机是晚清以来中国人所遭遇的一切危机的源头,西方人在中国设立租界是空间危机的重要表征。上海是中国最早设立租界的城市,也是......
学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白先勇发表了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开启了他的现代文学创作历程,随之他发表了一系列极富现代文学特征的文学作品......
20世纪初的中国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大转型,现代知识分子为了争取个人话语权,借助报刊这一现代媒体向民众宣传思想、传达情感,与权力......
摘 要:作为一种民族国家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包含着不同的民族国家想像和实践,它们通过对个人命运的书写,回答民族国家建构中“什么样......
我和吴福辉老师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共事23年,那时崇尚平等,我们都称呼他“老吴”。十年前我就拜读过这部大作,扑面而来的竟是他率领我......
摘 要:解志熙自从事现代文学研究以来,经过近20年的探索,提出并实践了用于考辨、批评现代文学文献的“校读法”和对某一或群体作家、......
摘 要:现代中国文学的变革体现出了文学教育的意义,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应该凌驾于文学教育之上,......
摘 要:语言是文学的起源,语言不仅是工具、是符号,语言还是世界观、是思想、是文化。所以,语言的变革势必会对文学形式的发展起到深远......
卢欢,80后,湖北某媒体文化记者。关注出版动态,遍访文化名家;喜好阅读,“为了让所有的善意颗粒归仓”;带着谦卑、耐心与好奇心,深入这个......
吴福辉(1939年-2021年)学者 2021年1月15日,学者吴福辉病逝。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吴福辉的名字出现在许多前言里、作者栏中、封......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术领域的自我反思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跳出文学史或者把文学史本身当作问题来对待成为新的研究方法,......
编者按:陈子善先生是海内外著名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多年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史及文献史料的研究和教学。从参加1981年版《鲁迅全......
黄修己,1935年出生于福建福州,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87年到中山大学中文系任......
与樊骏先生最后一次见面,是2010年10月22日晚上。那是在北大未名湖畔的博雅国际会议中心,中文系百周年系庆前夜的一次嘉宾聚餐会上。......
摘 要:本文從陈子善的具体学术工作、研究方法及其特色、文学史观三个方面切入,尝试理解并阐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研究领域的贡......
摘 要:本文从陈子善先生关于现代文学文献史料的研究、现代文学的治学旨趣及其主办的现代文学研究刊物等方面,扼要介绍了陈先生40余......
摘要: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开展,现代文学报刊研究也日渐升温。但是,对现代文化刊物的研究则显得相对冷落。这是一个不该发......
文学思潮研究是现代文学研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思潮研究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研究取得长足进展的一个重要突......
现代小说中的人物,从自己的视角观察世界,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世界。在这样的安排里,作品人物的言行完全独立于小说家而存在。......
中国现代文学的评价标准,曾被极左思潮所颠倒、歪曲。针对这一问题,严家炎同志在《求实集》一书中从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历史现实出发,在......
《读书》一九八四年三月号74页:“钱锤书先生在谈到比较文学的重要性时曾指出:即使是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如果不懂外国文学,也会摸不到底......
韩文淑:张老师您好!很高兴有机会与您交流。您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就开始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至今已经快40年了。先......
摘要:麦家用一套知识的符码编制征召民间奇人,从《解密》到《暗算》人格化了以涉密单位701为代表的国家形象,进而建构起了有关20世纪......
2019年3月31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举办陈子善教授荣休仪式暨“以史料为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东京大......
摘要:本文在反思“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视野下,回顾了“当代文学”这一概念如何在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术史”中逐......
摘要:当代文学七十年与现代文学三十年相比,成就几何?当代文学虽然谈不上大师如云,却在开拓新的文学世界方面超越了前人:一是从“红色经......
摘要:艾芜南行开辟了四川文人“出蜀”的新路线,其选择南行既有家庭困顿、传统婚约的外在逼迫,也是其内心深处接受“五四”新文化思想......
河南大学文学院刘进才教授的《语言文学的现代建构: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再探索》一书,采用宏观的学术视野,对新文化运动前后国语的......
有人说,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就像是车的两个轮子、鸟的两只翅膀,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我国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造就了新文学,而新文......